研究生階段一直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藥物)蛋白質(zhì)組學,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手段嫻熟:
 精通生物活性組分分離、純化及鑒定
 1.蛋白分離、提取、濃縮和脫鹽等
 2.蛋白質(zhì)層析系統(tǒng)(AKTA)及HPLC的使用、維護
 3.熟悉各種常用的柱層析技術原理及操作方法
 4.蛋白質(zhì)非變性電泳及凝膠回收技術
 5.脂類(蛋白)的薄層層析技術及回收
 6.蛋白質(zhì)的雙向電泳技術及質(zhì)譜鑒定
 編碼基因克隆,表達,抗體制備
 1.基因組DNA提取,特異/兼并引物的設計及優(yōu)化
 2.RNA的抽提和純化
 3.RT-PCR
 4.RACE技術克隆基因末端序列(包括3’ RACE和5’ RACE)
 5.基因的定點突變
 6.基因的原核表達(載體構建和誘導條件優(yōu)化)
 7.重組蛋白的純化及抗原制備(配合佐劑)
 8.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9.抗體的純化(protein A)
 蛋白質(zhì)雙向電泳(蛋白質(zhì)組學分析)、蛋白質(zhì)互作、生物信息學分析、分子雜交、熒光定量PCR檢測
 1. 雙向電泳樣品的制備、處理及等點聚焦條件優(yōu)化
 2. 差異雙向電泳及ImageMaster分析軟件的使用
 3. 蛋白質(zhì)互作研究(免疫共沉淀、Far-Western Blotting)
 4. Western Blotting
 5. 熒光定量PCR(引物設計及優(yōu)化、PCR條件優(yōu)化)
 靶標生物在藥物壓力下的免疫反應監(jiān)測
 1. 昆蟲血細胞收集和培養(yǎng)
 2. 血細胞吞噬作用檢測
 3. 血細胞包被作用檢測
 4. 血細胞凋亡檢測
 5. 分子水平檢測(雙向電泳和熒光定量PCR)
 精通微生物分離、鑒定、培養(yǎng)及保藏等 
 研 究 成 就
 ; 一種來源于枯草芽孢桿菌的脂肽類物質(zhì)的分離純化及其抗真菌活性機制的初步研究
 ; 一種來源于致病桿菌(昆蟲病原線蟲共生細菌)的殺蟲蛋白的分離純化、基因克隆表達、作用機制及宿主免疫學等的研究 
 ; 一種來源于致病桿菌(昆蟲病原線蟲共生細菌)的免疫蛋白的分離純化、基因克隆表達、及免疫學研究
 ; 一種來源于鱗翅目昆蟲(大蠟螟)免疫相關蛋白的克隆、表達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