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4月-2014年10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員,利用化學方法處理污水中的磷元素根據(jù) Plackett以及Box Hunter 實驗計劃向模擬的污水中加入不同的沉淀劑并比較處理效果;
 2013年9月-2014年2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員,建立酵母系統(tǒng)用于人類趨化因子CXCL4的培養(yǎng)
 通過線性化的處理將人類趨化因子CXCL4導入酵母系統(tǒng)培養(yǎng);
 2013年4月-2013年8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員,CFD在研究傳熱系數(shù)中的運用
 在CFD建立的管道模型中通過改變不同的條件設置,使得熱傳導系數(shù)a的模擬值接近真實值;
 2012年10月-2013年1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員,絲狀真菌在淤泥處理中的運用
 利用絲狀真菌用于淤泥的處理;
 2011年7月-2012年2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員,對于人類趨化因子CCL14在酵母系統(tǒng)中的培養(yǎng)
 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在酵母系統(tǒng)中培養(yǎng)人類趨化因子CCL14;
 2011年7月-2012年2月,Hochschule Anhalt 實驗室,產(chǎn)酶能力的研究
 研究了兩種菌Lentinus tigtinus 和 Pleurotus erygnii 在不同條 件(pH,添加劑)下的產(chǎn)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