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980年7月于池州農校畢業(yè),同期參加工作,分配到黃山區(qū)農牧局.81年3月至85年11月參加過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工作內容制圖,剖面取樣,土樣分析化驗,撰寫土壤分析報告(部分章節(jié)),1985年11月任焦村鎮(zhèn)農技站站長,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范圍內的糧油棉,林果,中藥材,以及多種經濟作物的全面技術指導與服務,由于我們的不懈努力,致使我鎮(zhèn)水稻,油菜籽單產水平長期居全區(qū)第一,(黃山區(qū)農業(yè)統計年度報表為證)1986年1月至1987年12月,承擔國家糧食自給工程黃山區(qū)項目工程,由我主持該項目的具體規(guī)劃落實和實施,在全站工作人員的努力下,該項目獲黃山市科技成果一等獎.1994年至1999年與南京蔬菜種子公司合作,承擔寧豇系列豇豆制種和高桿白繁種任務,年產種子達30噸以上.1995年9月至1999年5月承擔安徽省種子公司核雜系列雜交油菜制種項目,是當時的唯一制種單位,面積500畝,單產水平130kg以上.該項目獲黃山市科技局科技成果二等獎.1994年3月至1999年11月承擔黃山市種子公司雜交水稻不育系珍汕97a繁殖項目,單產水平及純度經南繁檢測達a級標準.1999年11月帶領農民開發(fā)種植靈芝,香菇,黑木耳,規(guī)模逐年擴大,并以合作方式建立起菌種廠,年銷售菌種20萬袋以上,其有機靈芝(注;按有機標準種植,未通過審定)遠銷韓國和臺灣地區(qū),是上海原綠谷藥業(yè)的種植基地.累計創(chuàng)產值2億圓以上,實現農民增收1.4億圓以上.為三農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