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豬年生產能力強,即年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多,單位產出的成本就低,生產效益就高;反之,斷奶仔豬每少一頭,就會將母豬及公豬的各種飼養(yǎng)成本分攤到斷奶仔豬上,成本就會提高,因此,必須充分發(fā)揮母豬的生產性能,提高母豬的生產能力,才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我國母豬年貢獻商品豬頭數平均為13-17頭,明顯低于世界水平的26-28頭。母豬年生產力低下,成為制約豬業(yè)生產和發(fā)展的瓶頸。
提高母豬斷奶仔豬頭數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一保持母豬合理的胎齡結構
從長遠來看,要保證母豬的高產仔數,豬群合理的胎齡結構十分重要,所以要作好后備母豬的補充,以保持1-2胎在30-38%左右,3-7胎在60-70%左右,8胎以上5-10%以下。
二加強后備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
1.繁殖體況的選擇:體形、體軀結構、肢蹄、乳頭、外陰、毛色等必須符合該品種特征及要求。
2.入群選擇:145-155日齡、體重95~105千克,P2點背膘厚11~13毫米。
3.入群后管理:群養(yǎng)、免疫接種、公豬刺激誘導初情、適時配種(3~4分膘情)
后備母豬的營養(yǎng)與飼養(yǎng)不僅影響其隨后繁殖期的生產效率,還對母豬終身繁殖性能具有重要意義。但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配種員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斷奶母豬身上,往往對每批后備豬忽略了飼養(yǎng)管理和采取促情措施,不僅加大了后備豬的淘汰率,還使第一胎的母豬難產和產后子宮感染的比例相對增多,造成第二胎產仔數下降。總之,在管理上我們要堅持一個“寧精勿濫”的原則,以保持每一頭母豬的產仔平衡。
三減少妊娠期胚胎及分娩過程中的胎兒死亡
1.豬胚胎死亡的三個高峰
第一是在受精第9~13天合子附植的初期,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死亡。
第二是在妊娠后大約三周,即器官形成期。
第三是妊娠后期的60~70天時,胎盤停止生長,而胎兒迅速發(fā)育。
2.減少妊娠期胚胎死亡的普遍做法:
、賹θ焉锬肛i限制飼喂,尤其在妊娠1~3天,每頭母豬的飼喂量為1.5~1.8㎏,以提高血液中孕酮的含量維持妊娠。
、谀肛i配種25d內不轉群不混群,避免應激。
、奂訌姽芾,免遭熱應激。夏季懷孕母豬(妊娠100~112天時,遭遇30℃以上的熱應激也會產生死胎、弱仔).
、茉诒匾獣r誘導母豬分娩,對懷孕113~114d的母豬,肌肉注射前列腺素。
、荽_保舒適的分娩環(huán)境,無外界干擾,在18℃的室溫產仔的母豬應激小,產仔快,死胎少。
四哺乳母豬
產前1-3天喂量減少20-50%,產仔當天不喂料,但必須保證飲水或加鹽麩皮湯。剛生產的母豬處于高度疲憊狀態(tài),消化機能較弱,所以,開始應喂給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湯料,2-3天后逐漸改喂哺乳母豬配合料(稀濕料),到第五天可以達到正常標準。青料不斷,供應充足清潔飲水,日喂3次濕拌料。仔豬斷奶前三天減料,防止乳房炎。
五空懷母豬
1.目標:促進發(fā)情排卵,保證斷奶后7-10天內發(fā)情配上種
2.飼養(yǎng)模式:仔豬斷奶時,母豬應有7-8成腰,斷奶后7-10才能再發(fā)情配種,建議采用以下飼養(yǎng)模式:
3.管理
對空懷母豬可單養(yǎng),也可群養(yǎng)(4-6頭關一廄)。實踐證明,群飼可促進發(fā)情,特別是群內出現發(fā)情母豬后,由于爬跨和外激素刺激,可誘導群體發(fā)情。
4.適時配種
每天觀察空懷母豬表情,互相爬蹭,或按壓母豬背部站立不動,陰戶紅腫,顏色暗紅紫色。允許公豬爬跨后的10-25小時配種,受胎率最高。由于母豬排卵時間可達10-15小時,故一個發(fā)情期內配2次為宜,可提高受胎率和產仔數。即第一次配種后,每隔10-12小時再重復配種一次。
5.配種后注意觀察
如食欲逐漸旺盛,膘情漸好,安靜喜睡,可視為已受孕;如隔18-21天后又出現發(fā)情,說明未孕,應再行配種。
六母豬保。ㄒ婺竿酰
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頭數已經成為衡量一個豬場生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然而,越來越多的繁殖障礙問題導致損失占豬場損失的30%.主要問題有:產程過長、母豬屢配不孕、母豬返情、母豬便秘、斷奶不發(fā)情、發(fā)情不明顯、流產死胎。因此,母豬保健是豬場的核心,具體措施有:
1.轉變理念,以增強母豬體質為本,重視應用生物技術類產品。母豬需要擔負生育的重任,一生有大部分時間在懷孕中度過,不能像對待育肥豬那樣。因為營養(yǎng)缺乏往往是數量和時間的累積,肥豬的飼養(yǎng)期很短,有些營養(yǎng)缺乏并不表現出癥狀;母豬飼養(yǎng)時間長,缺乏營養(yǎng)就會出現明顯的癥狀。在懷孕及哺乳這兩種應激狀態(tài)下,對維生素、礦物逐等營養(yǎng)的消耗很大,全價飼料根本不能滿足母豬所需營養(yǎng),因此,必須給母豬補充營養(yǎng)物質,調節(jié)其內分泌的平衡,否則導致亞健康,出現斷奶不發(fā)情、發(fā)情不明顯、流產死胎等問題。目前市場上的一些生物技術類產品,比如海正興潮公司的益母王,就有有調節(jié)免疫的,有催乳催情的,有提供必須氨基酸的,等等。一些豬場堅持使用后,確實產生了較好的效果,母豬斷奶后適時發(fā)情率提高到93%以上,每窩產仔數提高1-2頭,母豬返情、斷奶不發(fā)情、發(fā)情不明顯的情況明顯改善。對新產品、新技術要敢于嘗試,根據自己豬場情況,選擇適合的生物產品,表面看成本增加了,但真正算下來,卻能帶來很大的效益。